有一種幸福叫 “父母在”
2016年06月24日

有一種幸福叫做“上有老,父母在”
父母在,家才是你安魂入夢的地方。回到家來,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,我們才能充分感知一個家的溫馨和踏實。
家有老人,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永恆的親情還在。工作和事業失敗了,可以重來。孝敬父母的時光卻永遠不能重來。當父母健在的時候,要好好盡孝,否則,人生會留下沉痛的遺撼。
而老人對兒女工作上無條件的支持,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恩情和無私的愛。
父母尚在,也昭示著生命的黃昏離我們還很遠,在生命的正午,我們還有許多的時間把夢想變為現實,腳下生活的路,還是那麼的陽光燦爛。
上有老的時候,我們應該感到幸福。如新nuskin產品因為我們已經褪去了青春的青澀,洗盡了生活的鉛華,懂得了感恩,懂得了回報,懂得了珍惜和付出。
因為父母尚在,我們可以孝敬他們,可以環繞在他們身邊,還可以做一個他們眼裏長不大的孩子,感受那份永遠不會蒼老的父愛母愛。而無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風雨,家庭的港灣是我們永遠溫暖的懷抱。
有父母,有家,有愛,無論多麼的辛苦和勞累,都是幸福的。
這世間,有一種壓力,叫做上有老。有一種責任,叫做上有老。更有一種幸福,叫做上有老。
老人終有一天會和我們分手。到那個時候,
上有老的日子,便會成為最珍視的記憶和一生的懷念。每想到這一點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生命裏上有老的日子,那是上蒼賜予自己最美好的一世情緣。
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,其實是人生最充實最幸福的日子。
祝天下的爸爸媽媽們平安幸福,健康長壽!
讓我們一起珍惜“上有老父母在“的日子。
Posted by yoyo at
11:13
│Comments(0)
挺住,意味著一切
2016年06月17日

前幾天有個朋友詢問我:自己大學讀錯了專業,工作上各種不順心,辛苦奔波表面光鮮而已。他覺得未來一片迷茫,問我到底該怎麼辦。
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這個世界仿佛只有少數極其幸運的人,大學讀對了專業,又恰好做著自己所愛的工作,領導重視,同事關愛,還清閑,工資高。我想先講講我身邊三個年輕人的故事。
故事一:
男青年,寬頻公司的一名網路維修工,某次網路大壞後跟我家結成了友好聯邦。我聽他說,他從小父母離異,跟外公一起生活,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淩晨,因為過了0點,每小時有100元錢的加班費。
某次我又報修網路,他說周日不能來,因為要考雅思。我心想我都沒考過,你一個維修工人考雅思幹什麼。過了一段時間, 他再次上門維修,跟我說:“我要去新西蘭讀書了,雅思考過了,也拿到了offer,以後就不能來修了。”我驚訝得不得了,隨口問他:“你為什麼去新西 蘭?”他說:“因為我女朋友在那兒,我就想過去陪她一起。如果是陪讀的話,我們慢慢會有差距,所以我也要考過去,這樣我們的距離不會太遠。”
故事二:
在電梯裏工作的女孩,每天守著逼仄的空間上 上下下,穿著很土,不化妝,一個馬尾,一個水杯,手裏一本英文書。最開始見到她,拿的是高中課本,然後慢慢變到大學課本、四六級、研究生復習材料、託福教 材。誰都沒有在意過她在學什麼,她在看什麼,她是什麼背景,她住哪里,工資多少,她有什麼夢想,她學這些想要幹什麼。她除了學這個還在學什麼?不知道。只 是樓裏的居民有時候會把家裏看過的雜誌送給她,大概是覺得,只要是有字兒的東西,對她來講,就能用來學習吧。
後來,她消失了很久。再見到時,她穿著職業套裝,匆匆忙忙地跑進一個寫字樓裏。她不認識我,但是我記得她。
故事三:
一個農村姑娘,從小到大沒出過縣城,後來到北京,在朋友家做保姆。家務之餘,她苦讀英文,學普通話,上夜校,參加自考。後來她的雇主告訴我,這姑娘當了對外漢語老師,專門給錢不多但是又需要中文輔導的外國學生做老師。她不挑活兒,大小錢都賺,自己又節省,後來買了一部小車,這樣能更快地穿梭在城市中,給更多的學生上課。令人驚奇的是,姑娘還開了個早點攤兒,每天賣豆漿雞蛋和燒餅,同時還賣化妝品。
我覺得上帝都得被這姑娘逼瘋了。
這就是生活在我身邊的三個普通青年,他們沒學歷、沒背景、沒大款爹媽,他們連選錯一個大學專業的機會都沒有,他們連什麼叫“對口專業”都不知道,他們連 讓高素質牛人打擊的機會都沒有。他們想要的,也許只是你我唾手可得的東西;他們拼命努力賺得的錢,也許我們一句話就能從父母手裏要來;他們來到這個城市之 初,卑微得所有人都看不見。但是不要緊,他們看得見自己。
現在的人們太想一夜成名,一夜暴富,一件事堅持張琛中醫3個月看不見結果,就開始抱怨世道不公,沒有伯樂。
什麼是奮鬥?奮鬥不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,也不是讓你頭懸樑錐刺股。奮鬥就是每天踏踏實實地過日子,做好手裏的每件小事,不拖拉、不抱怨、不偷懶、不推卸責任。每一天一點一滴的努力,才能彙集起千萬勇氣,帶著你的堅持,引領你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。
難麼?不難。
或許我們缺少的只是一種勇氣,摸著自己的心說一句:我的青春,不抱怨社會,不埋怨不公,只努力,超越自己。挺住,意味著一切。
Posted by yoyo at
11:23
│Comments(0)
她忘不了回屋的路
2016年06月10日

桔樹下的小木屋,是小女孩的家。她認為,童年的夢,如一串串酸酸的葡萄,她常坐在門檻上,朗讀天上朵朵漸行漸遠的白雲。除她之外,誰也想象不出桔樹下的集運自取點小木屋,是怎樣的一種情趣,桔葉青青,夜幕下的小木屋,吻著泥土的清香入眠。
獨守小木屋的小女孩是不幸的,深更半夜,她都要在小木屋的呼嚕聲中圓睜一雙稚氣的小眼睛,密切注視著桔樹裏的動靜。沒有星星點燈的夜晚,更多的是濕風冷清,月亮從她的視野裏消失了。其實,遠不止這些,在白天,她的視野裏也幾乎是一片空白,除了小木屋就是桔樹。桔樹和小木屋,是她的精神寄托嗎?她甚至想不起自己今年有多大了,她只曉得,每年總有一個月圓之夜,鄰家的小哥哥偷偷地塞給她一個如天上月亮般大小的麻餅餅。她的爹媽哪去了?誰也說不上來。她問人家:我的爹媽哪去了,我怎麼從沒見過?她們為什麼不要我?多可憐的孩子,在桔樹的盡頭,她能看得見小木屋的些許精彩。這多少對她是僱傭個慰藉。不是嗎?
最痛苦的不是她,整夜為她痛苦流淚的是一根根小白蠟。她習慣用雙手托住下巴,靜靜地想著那一朵朵不安份的燈花,細細地品味淚流滿面的滋味。小花狗溫順地倚在她的腳旁,用粘糊糊的舌頭舔她那一個個裸出來的腳趾,癢癢的,好舒服的。
夜露襲人,她披件單衣出門,手中的一根小木棒自然成了她整個的依靠。她很堅強的,從不在沉沉黑夜裏哭泣,她耽心驚碎花草的甜夢。據說,她剛出生那陣,是個愛哭的孩子,可現在的她,卻變得如此文靜懂事,真不容易。
她老想有個“避風港”,盼有人來親親她,給她以母母乳 原生營養愛,這成為她與日俱增的願望。真難為了她,月亮不見了,明晚會出來,親她的人會不會是跟她捉迷藏呢?因為這個人怎麼也不見露面。記得還是在八歲那年,她就被養父送到這桔樹下的小木屋裏,守園成了她的全部生活。笑聲不見了,她聞到的只有草香、花香和桔香。好在小花狗乖巧,它的功勞便是讓她在每個月裏能睡上幾個甜絲絲的覺。每當這個時候,它就用濕乎乎的舌頭,舔盡她嘴角一掛長長的夢口水,好愜意的,可爽了。
小女孩摟著可憐的小花狗,哼著古老的催眠曲,她太愛這毛茸茸的小家夥了。不是嗎?小花狗睡著了,而她卻仍在瞅著小方桌上的一朵桔花出神。她太孤單了,孤單得一年見不著幾個人,說不上幾句話。有一天,她偶然從一過路貨郎那裏聽到“狼來了”的故事。從此,房門之外,一只狼整夜占據了她的眼神和心思,趕也趕不開,她在擔心中感到害怕,在害怕中尤感恐怖。可她還是不哭,為什麼?她心裏只有一個概念:我不是羊。
歲月在桔樹下一天天流逝,當她覺得應該為自己哭泣的時候,她卻哭不聲了,因為她已不再是小女孩了,她的身子,在月亮的陰晴圓缺中瘋長起來。但她仍住在小木屋裏,只是不知從何時起,這一度空寂的小木屋裏,一年四季充滿了朗朗書聲和笑聲。
小花狗已是老花狗了,它陶醉在書聲和笑聲中,終日裏在桔園裏來回走動。她把老花狗抱回小木屋,讓它好生休息,她決意讓它安度晚年。她的心好軟好真。
在有月亮的晚上,她掩上門,啟開花格窗,讓月光星輝撫慰木屋的滄桑。老花狗睡著了,而她卻在它的清夢中步入桔林。她對自己最有發言權,她最青春的時光就是在這不是樂園的桔園裏熬過來的。她輕輕地折一支桔技,朝月亮升起的地方拋去。她的耳朵裏,灌滿了蟲鳴蛙噪聲,它們過得真快活。可她不知道,她是它們拼命賣弄的原因。
Posted by yoyo at
17:38
│Comments(0)
孤雁,只影向你
2016年06月10日

如今到底人西去,買斷春雷,亂絮笳悲,教似花愁歸太遲。
此生此夜傷前事,世路輕迷,霜送無時,悲兮莫兮生別離。
—題記
雨井煙垣,肆無忌憚的北風忽隱若現,總刺人心骨。遠遠地望去,眼角濕了,略帶一身孤影,黯然神傷。多年過去,不敢提筆,生怕寂寞依舊深重,始終如影隨形,不願忘卻,想忘卻,又不忍忘卻,莫過於太早的死亦或者是寂寞的死,直感到一種淒涼和悲哀。哀,莫大於心死,月,非長在夢生,故事、歷程、無助、沒人曾曉。
背上行囊,走過山重水複,蕭蕭白髮故依然,太多的無奈,印證了只是個漂泊的伶人,人間的 惆客,唯,斷腸聲裏憶平生。再回首,無病呻吟也是治療悲傷的沉澱物。瑪沙 射頻瘦面槍世情薄,人情惡,淚流,血流,縱使逆流成河,無處逃遁,造就斷橋了卻:"斷鴻,斷魂, 欲罷不能,欲愛不忍"。待死生後清醒疼痛苟活著,仍是寒涼沒有暖,悲哀沒有喜,剩下得殘缺零碎,亂無章記,只是一場春朝秋兮,然後,鬢雪心灰:“未生我時,誰是我?生我之時,我是誰?,不談往矣,今爾為哉,舊約前歡,此念,無重少樂。”
戲的開始,也是戲的落幕,而我,不是戲的主角。瑪沙 去斑聚光槍一個極度缺乏愛的“孩子”,它充滿了一生的悲涼,皆活在孤獨,痛苦,寂寞的邊緣,天黑,看不見,每年的“626”,是黑色星 期二的葬禮。這一路行來,彷徨無助,無人問津,蒼涼了書簡裏的新詞舊夢,心事莫要休重訴說,爭如多病長閑。一直,將自己比作成孤雁,可憐世俗沒有提供一個 遮風擋雨的巢穴安住,慰藉老了此生。孤雁,飛渡滄海,過盡似猶見,相約萬重雲,總盼月明回,偏偏有情卻被無情回,長天的一聲低喚,成了孑然一身渡宿於笛裏 關山,程程孤寂,程程疲累,聲聲焦灼,聲聲哀吟,最終,孤老身死。
總說,梅花是我的劫,年年賞梅時,都會無端落淚。何曾懂?將有一天,你的突然離去,此生,唯有梅花陪我度過無數個寥寥寡歡。
疑懼心,因你而起,皆由我愛極了你。於你而言,瑪沙 閃肌水光槍只是世界的某一人,於我而言,你卻是我的世界。與你長相廝守,連光陰都是美的。一生一世,不長不短,只有 愛過,深愛過,才會懂得擁有以及被擁有的甜蜜。你來了,春也便來了,你走了,黑夜永遠藏住著零下11度的孤獨。無論錯與對,都是出於愛你的心,請別輕易離 開,也別說無期,好麼?只要你的存在,幸福的感覺,那便是地老天荒,白髮如霜。
多想,當你老了,讀起“老掉牙”的故事,念我,年輕時曾為你寫下過的無數詩篇,潛伏在平仄行間的誓言,在老去的流年塵埃裏,憑藉著清風,記錄著最初的愛戀,才雨又晴。
那時,我們都老了,彼此的世界,只有一個你,只有一個我。
Posted by yoyo at
11:09
│Comments(0)
你缺的是朋友,而不是朋友圈
2016年06月03日

壹
朋友S是個精力旺盛的人,他的朋友圈裏幾乎沒有單人照,每天都是與互不相同的密友自拍。S確實像是生來就具有調動氣氛的天賦,無論是一起唱歌還是聚餐,他總能活出真我迅速暖場,中途還能救冷場於無形。
前段時間,福州辦青運會。他去做了志願者,認識了一幫新朋友,穿著小青果的衣服在賽場邊上躥下跳。
在這個並不能算是一線的城市,凡是有大型活動,必活躍著S的身影。他的朋友圈儼然已經成為某個都市報的活動版塊,即時播報著這個城市的各種動態。
每每將他的朋友圈一一掃過,我都會產生一種“不配和他在同在一個城市”的自慚形愧。
貳
朋友L截然不同。L少言寡語,不愛熱鬧,不議是非,平日裏一副形單影隻的孤獨模樣。上學的時候,人人都在競爭班長、團支書過過官癮,唯獨他挑了個“勞動委員”的苦差。
我們交情不深,因為同選了一門選修課,才一週一會。課間無聊,也會時常有一搭沒一搭地聊點私事。
畢業後我們鮮少聯繫,直到有一天,我接到他的電話,他讓我猜猜他在哪兒。
還沒等我開口,他就一聲壞笑著搶白了我的話:“啊哈,就知道到你猜不到,我在貝加爾湖畔!”
然後他就自顧自地說起,大學的時候,網路上有個帖子流傳很廣,說人一輩子一定要坐一次通往俄羅斯的鐵路。那時選修老師正唾沫橫飛地講著糖代謝,我一臉興奮地拿給他看,結果老師寫滿黑板的糖代謝示意圖他沒記住,反倒記住了這一路山巒、草原、白樺林、貝加爾湖,就心心念念地想來一趟。
老掉牙的少年往事,他連各種細節都記得比我清楚。
他說,俄羅斯的女人比你還要壯碩,哈哈哈。
我說,滾。
嘴上不饒,卻心裏一暖。
三
有段時間,朋友圈流行集贊的活動,S君一連發了許多個,然後恭恭敬敬地群發給好友,要大家幫忙點贊。
那陣子,我工作並不忙,稿子也寫得不多,可就連手一滑點進他朋友圈的欲望都沒有。
有一天,去了個大飯局,S君正巧也在,忙不迭地向我抱怨,怎麼朋友圈的集贊人數總是不夠。
我大吃一驚:“以你的人脈,我以為你早在第一天就攢齊了呢。”
他苦笑道:“哪兒啊,每次集贊我都群發了兩三遍,最後都不好意思再發了,可還是沒攢夠。”
我心虛地沒回應,生怕他提起幾次點贊我SEO優化都沒有參與的事,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旁敲側擊地來影射我。
倒是L偶爾發來的“求點贊、求轉發”,等我點開的時候,下麵都早已有了他的留言:謝謝各位朋友幫忙,我的贊已經夠啦!
肆
從關係的親疏來說,我無疑是和S君更熟悉一些。大學時代,我們共同策劃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社團活動,一起通宵夜戰,寫策劃,拉贊助,熬得雙眼通紅。一起在散場後,喝著大酒,分享成功的喜悅。
但S君似乎與整個世界都熟稔,他的世界並不缺我一個。和他挑燈夜戰過的,不止我一個;和他喝過大酒的,也不止我一個。
他發的狀態裏,永遠都是我不認識的人,我沒見過的風景。他跟新朋友出去玩,拍出來的照片裏那一張張笑臉,也全都是我不認識的人。他的喜怒哀樂多麼豐富,卻沒有一絲一毫關於我的痕跡。
S君讓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,哪怕只是非常微弱與渺小的存在。
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,人類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對愛與關注的佔有欲就是這樣偏激自私。也不得不承認,除了愛情,友情也同樣具有排他性。
這不值得大肆宣揚,成為任何一種搶佔或犯罪的原因。卻也不應被口誅筆伐,頂多算是上帝造人時,不小心做下的惡作劇。
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的the only one,如果不能,就希望自己至少要比別人特別一點。
就像L對我:當我看到貝加爾湖的時候,突然就想到了你。
那一刻,我覺得自己在L心中,比起別人,多了一彎月牙形的湖泊。
籠絡人心有時候很簡單:甜言蜜語不用多,就一句微弱的在乎,就是最篤定的友誼見證。
伍
我也犯過S的錯誤,誤以為經營好朋友圈、頻頻獲得他人的點贊就是社交皇后。其實那些點贊的意義不過是“你的生活過得很不錯”或者“朕已閱”,而不是“你過得好嗎”“我好想你”。
多用心給朋友一點在乎、貼心地送去問候,兩個人擁有的獨家記憶,遠比一方搖曳生姿的朋友圈來得珍貴。
Posted by yoyo at
11:39
│Comments(0)